晶体三极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详解

无法自拔半导体器件原理 2022-05-06 18:34:02 974阅读 举报

晶体三极管基本概述 

 晶体管是一种与其他电路元件结合使用时可产生电流增益 、电压增益信号功率增益多结半导体器件。因此,晶体管称为有源器件,而二极管称为无源器件。晶体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在其两端施加电****压控制另一端的电流

晶体管两种主要类型: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管(FET)。双极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作为两种主要类型的晶体管之一,又称为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简称晶体管。它由两个PN结组合而成,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源器件。晶体三极管主要应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

晶体三极管的分类 

按照晶体三极管扩散区半导体材料不同,可分为NPN型晶体三极管和P NP型晶体三极管,如图1所示。晶体三极管有三个掺杂不同扩散区两个PN结,三端分别称为发射极E(Emitter)、基极B(Base)和集电极C(Collector)。   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晶体管电路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代表PN结的方向(即发射极的电流方向)。

图片

晶体三极管结构图解

( 以NPN型晶体管为例 ) 

采用平面工艺制成NPN型硅材料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如图2所示。器件的最底层高掺杂N型硅片为衬底层,然后生长出低掺杂N型外延层,经过一次氧 在外延层上生长出SiO2氧化层一次光刻在SiO2氧化层光刻出硼扩基区,之后进行硼扩散,一般分为两步扩散:预先沉积和再分布扩散。在硼扩散形成晶体三极管的P型基区 之后,进行二次光刻磷扩散形成高掺 N型发射区。最后光刻出引线孔,经过金属化(Al)反刻引出基极发射极,最后背面合金形成集电极

图片

晶体三极管位于中间的P区域称为基区,其区域很薄杂质浓度很低;位于上层的N+区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位于下层的N和N+两种掺杂的N区是集电区面积很大。因此晶体三极管为非对称器件且器件的外特性与三个区域的上述特点紧密相关。

版权声明:
作者:无法自拔
链接:https://www.cycxic.com/p/53f0d485c40c1.html
来源:半导体器件原理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
請告訴我二極體的型號說明。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二極體建議的焊盤圖案為何?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二極體的銲接條件為何?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二極體使用上要注意的地方為何?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何謂TVS二極體(ESD保護)?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何謂反向回復時間(trr)?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有關EDZS / EDZV的差異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有關UDZS / UDZV的差異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是否符合規範及ROHS指令?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二極體也可以使用手工焊接嗎?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是否可以將二極體進行迴焊?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熱電阻:Rth是什麼?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