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17——扫描电镜表面形貌衬度原理以及应用

响当当的太阳花失效分析 2023-09-01 12:58:32 1524阅读 举报
\



扫描电镜的衬度主要有表面形貌衬度和原子序数衬度。

本期给介绍一下表面形貌衬度的原理以及应用~~


一、

二次电子成像原理

Science & Technology

二次电子信号主要用于分析样品的表面形貌。二次电子只能从样品表面层5-10nm深度范围内被入射电子束激发出来,大于10nm时,虽然入射电子也能是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而变成自由电子,但因其能量较低以及平均自由程较短,不能逸出样品表面,最终只能被样品吸收。

被入射电子束激发出的二次电子数量和原子序数没有明显的关系,但是二次电子对微区表面的几何形状十分敏感。

下图说明了样品表面和电子束相对位置与二次电子产额之间的关系。

二次电子成像原理图


■ 入射电子和样品表面法线平行时,即图(a)θ=0℃,二次电子的产额最少。

■ 若样品表面倾斜了45℃,则电子束穿入样品激发二次电子的有效深度增加到倍,入射电子使距表面5~10nm的作用体积内逸出表面的二次电子数量增多(见图中黑色区域)。

■ 若入射电子束进入了较深的部位(如图(b)中的点A,虽然也能激发出一定数量的自由电子,但因点A距表面较远(大于L=5~10nm),自由电子只能被样品吸收而无法逸出表面。


根据上述原理画出的造成二次电子形貌衬度的示意图,如下:

图中样品上B面的倾斜度最小,二次电子产额最少,亮度最低。

反之C面倾斜度最大,亮度也最大。

实际样品表面的形貌要比上面讨论的情况复杂得多,但是形成二次电子衬度的原理是相同的。

下图为实际样品中二次电子被激发的一些典型例子。

实际样品中二次电子的激发过程示意图

可以看出:

■ 凸出的尖端、小颗粒以及比较陡的斜面处二次电子的产额较多,在荧光屏上这些部位的亮度较大;

■ 平面上二次电子的产额较小,亮度较低;

■ 在深的凹槽底部虽然也能产生较多的二次电子,但这些电子不易被检测器收集到,因此槽底的称度也会显得较暗。 


二、

二次电子成像衬度的应用

Science & Technology


二次电子形貌衬度的最大用途是观察断口形貌,也可用作抛光腐蚀后的金相表面及烧结样品的自然表面分析,并可用于断裂过程的动态原位观察。

01

断口分析

1

沿晶断口

上图为普通的沿晶断裂断口照片。因为靠近二次电子检测器的断裂面亮度大,背面则暗,故断口呈冰糖块状或石块状。含Cr、Mo的合金钢产生回火脆时发生沿晶断裂,一般认为其原因是S、P等有害杂质元素在警戒上偏聚使晶界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沿晶断裂。沿晶断裂属于脆性断裂,断口上无塑性变形迹象。

2

韧窝断口

典型的韧窝断口二次电子像

因为韧窝的边缘类似尖棱,故亮度较大,韧窝底部比较平坦,图像亮度较低。有些韧窝的中心部位有第二相小颗粒,由于小颗粒的尺寸很小,入射电子束能在其表面激发出较多的二次电子,所以这种颗粒往往是比较亮的。

韧窝断口是一种韧性断裂断口,无论是从试样的宏观变形行为上,还是从断口的微观区域上都能看到明显的塑性变形。

一般韧窝底部有第二相粒子存在,这是由于试样在拉伸或剪切变形时,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界面首先开裂形成裂纹(韧窝)源。随着应力增加、变形量增大,韧窝逐渐撕开,韧窝周边形成塑形变形程度较大的突起撕裂棱,因此,在二次电子像中,这些撕裂棱显亮衬度。韧窝断裂是穿晶韧性断裂。

3

解理断口

解理断口是脆性断裂,是沿着某特定的晶体学晶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对于体心立方的α-Fe来说,其解理面为(001)。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相邻晶粒的位向不一样,因为解理裂纹从一个晶粒扩展到相邻晶粒内部时,在晶界处(过界时)开始形成河流花样(解理台阶)。

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断口

可以看出,断口上有很多纤维拔出。由于纤维的强度高于基体,因此承载时基体先开裂,但纤维没有断裂,仍能承受载荷,随着载荷进一步增大,基体和纤维界面脱粘,直至载荷达到纤维断裂强度时,纤维断裂。由于纤维断裂的位置不都在基体主裂纹平面上,一些纤维与基体脱粘后断裂位置再基体中,所以断口上有大量露头的拔出纤维,同时还可看到纤维拔出后留下的孔洞。


02

样品表面形貌观察

1

烧结体烧结自然表面观察

下面给出三种成分ZrO2-Y2O3陶瓷烧结自然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a)                                  图(b)

图(c)

图(a):成分为ZrO2-2%(摩尔分数)Y2O3,烧结温度1500摄氏度,为晶粒细小的正方相。

图(b):1500℃烧结成分为ZrO2-6%(摩尔分数)Y2O3陶瓷的自然形态,是晶粒尺寸较大的单晶立方相。

图(c):正方相和立方相双相混合组织,细小的晶粒为正方相,其中的大晶粒为立方相。

2

金相表面观察

                 珠光体组织                               析出碳化物

上图为经抛光腐蚀之后金相样品的二次电子像,可以看出其分辨率及立体感均远好于光学金相照片。光学金相上显示不清的细节在这里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如珠光体中的Fe3C与铁素体的层片形态及回火组织中析出的细小碳化物等。

03

材料变形与断裂动态过程的原位观察

1

双相钢

铁素体(F)+马氏体(M)双相钢拉伸断裂过程原位观察

图为双相钢拉伸断裂过程的动态原位观察结果。可以看出,铁素体首先产生塑性变形,并且裂纹先萌生于铁素体(F)中,扩展过程中遇到马氏体(M)受阻。加大载荷,马氏体前方的铁素体中产生裂纹,而马氏体仍没有断裂,继续加大载荷,马氏体才断裂。

2

复合材料

Al3Ti /(Al-Ti)复合材料断裂过程的原位观察结果

(灰色颗粒为Al3Ti增强相)

可清楚地看到,裂纹遇到Al3Ti颗粒时受阻而转向,沿着颗粒与基体的截面扩展,有时颗粒也产生断裂,使裂纹穿过粒子扩展。


版权声明:
作者:响当当的太阳花
链接:https://www.cycxic.com/p/1dec85557ec372.html
来源:失效分析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
请教下大家,DPPM怎么算?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请教下,t-scan和c-scan的差异?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请问蓝色圈出来的是什么器件?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嘛?
问答 1 位搬砖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