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晶圆生产:包含硅提炼及提纯、单晶硅生长、晶圆成型三个步骤,目前国际主流是8英寸晶圆,部分晶圆厂12英寸产线逐步投产,晶圆尺寸越大,良品率越高,最终生产的单个器件成本越低,市场竞争力越大;
➤ 芯片设计:IGBT制造的前期关键流程,目前主流的商业化产品基于Trench-FS设计,不同厂家设计的IGBT芯片特点不同,表现在性能上有一定差异;
➤ 芯片制造:芯片制造高度依赖产线设备和工艺,全球能制造出顶尖光刻机的厂商不足五家;要把先进的芯片设计在工艺上实现有非常大的难度,尤其是薄片工艺和背面工艺,目前这方面国内还有一些差距;
具体流程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IGBT芯片经历了7代升级,从平面穿通型(PT)到沟槽型电场-截止型(FS-Trench),芯片面积、工艺线宽、通态饱和压降、关断时间、功率损耗等各项指标经历了不断的优化,断态电压也从600V提高到6500V以上。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仍是IGBT第4代工艺产品。IGBT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大电流、高电压、低损耗、高频率、功能集成化、高可靠性。
英飞凌IGBT芯片发展历程

中国市场IGBT产量及需求量比对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IGBT市场,产量及需求量持续增长。在2017年~2021年,自给率都不到20%,国产化需求迫切;
➤ 基于国家相关政策中提出核心元器件国产化要求,国产替代成为中国IGBT行业发展和促进行业内企业发张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2024年IGBT自给率超过40%;
➤ 2022年全球IGBT的市场规模约为58.6亿美元,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预计2024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66亿美元。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IGBT市场,约占全球IGBT市场规模的40%,预计到2024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25.7亿美元。
IGBT产业链图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最大
➤ 光伏领域需求增长加快
➤ 工业控制领域需求稳步提升



专业实验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