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小栏目—EBSD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是在扫描电镜中应用的一种十分方便有效的晶体分析技术。
对于固定的入射电子束,应用该技术可以获得块状厚试样的晶体学信息例如测定晶体结构、测定晶体方位及取向关系、晶界的取向差、区分不同材料以及有关局部晶体的完整性等。
现在EBSD是一种快速而且自动化的技术,适用于大多数晶体材料,可提供的显微结构信息包括:晶粒的尺寸形状、物相鉴别与分布、织构和晶界特征等。

EBSD应用
01
欧拉角图
通过三个欧拉角来体现晶粒取向,图层可用于创建方向图,其中不同颜色显示不同方向,这是通过为各个欧拉角分配不同颜色(通常为红色、绿色和蓝色)来实现的。

02
晶界图图层
晶界图图层提供了一种基于错误取向角度显示晶界的灵活方式。它用于显示像素之间的晶界,其中相邻像素到像素的方向变化大于用户定义的错误方向角。

请调整屏幕亮度后查看
通常可视化的边界类型有以下三种:
①高角度边界:具有高角度偏差的边界,通常大于 10°
②低角度边界:具有低角度偏差的边界,通常低于 10°
③亚晶界:晶粒内分隔两个亚晶的边界。亚晶界 通常具有较低的错误定向角,低于 10°。
03
反极图
反极图 (IPF) 彩色图显示 X、Y 或 Z 方向的晶体取向。它们允许根据样品坐标系(例如轧制方向)快速解释晶体取向。这种配色方案比 All Euler 配色方案更直观。但是,它一次只考虑一个方向。



04
极图
极图 (PF) 可将映射区域的单个点测量值组合起来,以可视化它在特定平面中是否具有任何织构。


05
KAM图
展示细微小角晶界位置图,KAM图显示微小的取向变化,突出显示样品内变形较大的区域。其不依赖于晶粒尺寸。在显示显微结构异质性发展的严重变形样品中有重要价值。

06
GND图
几何必要位错密度图,当结晶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晶粒边界或晶粒内区域的滑移失配会导致晶粒间的塑性应变梯度。

这些梯度会导致几何必要位错 (GND) 的形成,这是晶粒不同部分的兼容变形所必需的。
GND 密度图允许地图说明估计的几何必要位错密度,如从要产生的局部取向梯度导出的。